云南人社这十年:全省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群众饭碗越端越牢

云南省 (86) 7个月前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就业是最大的民生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省人社系统坚持把稳就业、保就业摆在全局工作的首位,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,强化就业优先政策,沉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各个方面因素的冲击,努力扩大就业容量、改善就业结构、提升就业收入,始终保持了全省就业大局的稳定。

城镇就业规模稳步扩大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,城乡就业格局发生历史性改变,十年来,全省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40.13万人,城镇就业人员占比达到46.04%,比2012年提高了22.74个百分点。高校毕业生、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平稳,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低于预期控制目标。

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“量”与“质”双提升。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稳步增长,今年已实现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567.21万人,比疫情前的2019年多343万人。全省人社部门坚持“就业增收”导向,大力实施“收入增百计划”,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产业更发达的地方、收入更高的行业、工作更稳定的岗位,截至今年二季度,全省外出务工人员平均月工资收入达到4182元,比2015年增加1314元,增幅45.82%。

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。抓实抓细“双创”工作,促进市场主体倍增,不断创造新就业岗位。截至今年8月,通过“贷免扶补”和创业担保贷款,扶持创业114万人,发放贷款1224亿元,成为全国第三个贷款发放总量超千亿的省份,带动就业316万人次。

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扎实推进。针对我省劳动力技能弱、就业难的实际,先后实施“技能强省行动”“技能提升行动”“技能云南行动”,累计投入培训资金42.7亿元、培训1897.2万人次,每名有培训意愿的就业困难劳动者,都参加了1次以上培训,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就业能力。

劳务品牌集群效应初步显现。坚持“市场化运作、规范化培育、技能化开发、规模化输出、品牌化推广、产业化发展”,扎实推进“云南过桥米线”“云南特色小吃”“云南生态咖啡”“云南生态茶叶”等重点劳务品牌培育,全省形成“丘北纺织工”“巍山乡厨”“鹤庆银匠”等劳务品牌115个,有5个劳务品牌入围全国100强,吸纳从业人员约180万人,年收入约1090亿元。“滇字号”劳务品牌已成为重要的“就业名片”和“质量认证”。

原文地址:https://hrss.yn.gov.cn/NewsView.aspx?NewsID=54446&ClassID=1107

发表回复